除了意識型態的爭議,一種遊戲其實有多種玩法......

「遊戲如人生」,這句話可不是在回首前塵,或是在看一齣連續劇,事實上,從玩遊戲中真的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與處理事務的方法與原則,而這些方法與原則,往往也就是玩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事原則。

策略遊戲看出個性

這些特質在策略遊戲中最容易突顯出來,因為策略遊戲就是要有方法地完成遊戲的目的,而完成的策略有很多種,每個人用的方法往往有意無意地與他的個性相結合。

那麼,究竟會用什麼策略來玩遊戲呢?雖然策略遊戲的種類很多,但是破解的策略仍不脫以下幾類:

一、 種田型:

此為謹慎與保守的代名詞。所謂種田的意義是做好所有內政與建設的工作,讓玩者無後顧之憂,也讓自己的實力拚到最強,然後再去考慮對外征戰的問題,而當然所謂的「做好」就是百分之百。於是築城沒到完工就絕不停止、城市範圍裡面的田沒種完就絕不休息、士氣與裝備值沒到一百絕不出兵、將軍帶的兵沒到最大值絕不出戰,所有的領地都要豐衣足食、所有的軍容都要絕對壯盛、所有的戰爭都要一定勝利、所有的一切都要十全十美、所有......所有......( 蔣公:喂~~,太興奮了吧!)(......對不起。)

暫且忽略時間的因素來看,這樣的作法其實是有相當的勝算,試想把自己的實力培養起來,而同時你的敵人卻可能一直陷入長期的爭戰中,兩者一消一長豈無勝利之理,而且到那時別人一片焦土,而你是安和樂利,多麼好看哪!但是此種策略卻可能造成兩種缺失,第一是喪失先機,拚命建設的結果,沒有隨時培植適當的武力,很可能某天在眼前的一次絕佳攻擊機會就會失去,往後即使軍容壯盛,所耗費的成本可能還要更大;第二、在一些策略遊戲中,人物往往有年齡的限制,年紀愈大就愈容易死亡,努力建設拖慢遊戲時間,就算到時自己實力雄厚,但人都死光了,那還談什麼統一天下呢?

對於一些純建設、賺錢遊戲來說,上述的作法就像是堅持一個完美的都市計劃,整個畫面一定要兼顧美觀與實用,自己看了才爽這樣子。完美主義不是不好,只是有時勞民傷時,還會付出一些代價,不過在這類人的心目中,這才是最重要的目標,別人奇異的眼光只會被解讀為膚淺與短視的代名詞,這類人或許還會回給別人一個憐憫與寬恕的眼神,期待有朝一日能救贖他們呢!

二、 搶攻型:

與前者相反,此類人以攻擊、征服為惟一目標,建設只為達成前項目標之最低需求,就實務上來看,就是烽煙四起、雞鳴狗盜、燒殺擄掠、蝗蟲過境,用最短的時間達成目標,什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只是個笑話。乍看之下這種類型是有勇無謀、剛愎自用,但仔細一想,能有此種豪氣者,必是能夠掌握全局,熟悉各部門狀況的人,並且能在整個系統面臨崩潰(例如全國饑荒、各地反抗暴政等)的臨界點上,攫取最大的資源完成目標。由此看來,我們能不為他們喝采嗎?

三、 研究型:

其實不分類型,任何遊戲都有一些密技、偷吃步、Bug之類的東西,尤其對策略遊戲而言,這些往往都是讓成績更好看的方法。而也有許多人玩遊戲的目標就放在如何找到這些捷徑,遊戲本身反而不是目的了。還有一種情形是,玩者追求的是最大效率,能怎麼做最節省成本就怎麼做,因此能三千兩賄賂成功的就絕對不給三千零一兩、一小截馬路就有作用的絕對不蓋兩小截。

由於是追求最大效率,因此遊戲對他來說就只是一個達成效率的工具,此類玩者在乎的是最後的功績、好看的統計、破表的分數、尊貴的榮耀等,至於自己的國家、公司、城市是否合乎常理、是否美觀,就不太重要了。

雖然說我們可以粗略地把玩者分為以上三類,但並不代表玩者們不兼具三項的特質,其實除了某些意識型態的爭議以外(城市的馬路當然是四通八達全部連在一起的──美觀──那有四幢房子包圍一截馬路這種不合理的搞法──效率),大部份的玩者都能依照遊戲的特性採用不同的策略,只是遊戲本來就是變化多端的,一個遊戲通常也有幾種玩法,因此有時完全採用不同於以往習慣的作法,其實也滿有趣的,您說是吧?(原載於73期電腦玩家,1997/8)

 

arrow
arrow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