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凱撒大帝3》其實是一款不簡單的策略遊戲,尤其是城市繁榮度這項指標最難達成,它需要高度發展的住宅區、各部門運作順暢的系統、就業問題圓滿解決、居民的要求大致都要達到才行。


或許一直有人覺得奇怪,種田派遊戲既不打仗、過一關的時間又超久,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玩得時候還會不經意露出詭異的微笑?其實在鉅細糜遺的規劃中,建設出一座達到遊戲要求的城市,還要兼顧美觀或是玩者個人的一些癖好,可以說是種田派遊戲最吸引人的地方。

此類遊戲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模擬城市》系列,不過我們今天的主題則是《凱撒大帝3》,同樣也是一款相當精緻的種田遊戲,而且很有可能成為本年度電腦玩家遊戲金像獎的最佳策略遊戲(咦,筆者好像忘記了自己已經不是雜誌編輯了,快要生小孩的徐公副總編,歹勢啦!),玩膩了現代感的《模擬城市3000》,不妨也來體驗一下當羅馬市長的滋味如何。

完整的社會經濟體系

這兩款遊戲的原理是相同的:玩者建造各式各樣的建築,以吸引電子人民到您的城市裡來住,在人們逐漸遷入後,就要不斷滿足他們的需要。相異之處在於,《凱撒大帝3》感覺上是較有人情味的,而且古羅馬式的異國風情也能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此外,不像《模擬城市》大家喜歡自由蓋,《凱撒大帝3》以關卡型態為主,每一關都有不同的目標要達成,譬如人口數、城市的繁榮度等,而且特別的是,隨著劇情的演進,每一關都有戰爭與和平兩張地圖可以自由選擇,前者代表在建設過程中,還要防備敵人的來襲,後者則無此顧慮,可以不用做軍事設施,但相對地過關的條件就高出很多。

在3D四十五度斜角的主畫面中,玩者可以選擇許多種類的建築物:住宅用地(房子是電腦自己長出來的)、農業建物(各種田、果園、牧場、漁港)、工業建築(各式工廠、礦場)、公共設施(基礎建設、教育、娛樂、衛生、公共安全等)、政教機構與倉儲等,如此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經濟體系。

就業問題為核心

各部門的互動來自供給與需求,而具體的概念就是就業問題。《凱撒大帝3》的居民計算地十分細,不同格局的房子可以住多少人都有明示,而一座工廠可以提供多少就業機會也都清清楚楚。玩者固然可以提供足夠的住宅用地,但如果沒有提供相對的就業機會,使得失業率高漲,不但會降低城市的繁榮度,也會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相反地,就業機會太多而勞動人口不足,就會造成農、工等各部門的運作停擺,不但降低生活品質,更會造成居民的流失,而這些都可以透過控制總人口數與調整不同部門的人力分配來解決。

人力的分配狹義來講牽涉就業問題,但實際的影響則是生活品質的優與劣。《凱撒大帝3》裡面的各種建築物並不是提供就業機會而已,他們會實際發生功能,並且與住宅區相互影響,比《模擬城市》有人味得多了。舉例來說,市場提供少量的就業機會,而市場會從他處批發物品來賣,這些物品則是住宅區的民生必需品,如果住宅區附近沒有市場,或是市場裡物資不足,那麼住宅區就會沒落。市場的物資是否充份就要看相關的農、工生產單位是否足夠,這又是各部門間的互動問題。

再以戲院、學校等建築來講,雖然住宅區缺少了他們並不會一定沒落,但居民的怨言就不會終止,民意的呈現上就會一直出現要求你加強建設的紅字。這些可不像《模擬城市》那樣隨便蓋幾個就算了,因為每種建築都有其影響的範圍,如果他們沒有均勻散布在城市中,而讓某些住宅區享受到它所提供的服務,居民可是會跟您抗議的,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適度留下一些預定地是很重要的,否則將來只有忍痛拆房子了。



物流是成敗關鍵

除了人的問題是《凱撒大帝3》的精心設計外,不可否認地物流問題也是其中最令人讚賞的部份。這些遊戲初期城市規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等到人口將近六千人以後,物流就相當重要。物流牽涉到生產地、倉儲與零售點,生產地多半因為地形的關係,可以興建的地方有限,但倉庫與穀倉如果太集中,會導致城市其他地區市場不易進貨,城市就很難發展。

由此可見,《凱撒大帝3》其實是一款不簡單的策略遊戲,尤其是城市繁榮度這項指標最難達成,它需要高度發展的住宅區、各部門運作順暢的系統、就業問題圓滿解決、居民的要求大致都要達到才行。筆者記得有一次為了要衝人口數,所以大幅擴張住宅區,但是因為缺錢,相應的各項服務沒有辦法達成,導致住宅區發展不起來,城市繁榮度超低,最後只好放棄,可見這款遊戲是欲速則不達的。

攸關生死的財政與貿易

這是一款完全數字管理的遊戲,沒有錢就等著死。城市的勞動人口需要薪水、蓋房子要錢、進口物品要錢、治安不好的時候還會被偷。由於花錢實在太容易,一旦沒錢就會導致羅馬皇帝降罪於你,城裡的居民也會產生各種問題。賺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靠稅收,不過佔的比例太低;另一種是貿易,將原料製成產品再運到鄰近有此需求的城市,其收入十分可觀。

貿易在《凱撒大帝3》佔有相當的份量,不僅是因為它是最大的財源,同時也是城市的生存所繫。遊戲的每個關卡所在地差異很大,有的在氣候良好的南歐半島,但有的可能會在北非沙漠,不同的地點會有不同的物產,因此有些民生必需品必須從鄰近的城市進口,相對地,有些產品便可以出口到需要的城市來賺錢。

有點單調的戰爭

前面提過每一關卡都有兩張地圖可以選擇,和平的地圖著重在城市的經營(您可以參考本期的攻略),戰爭的地圖就必須同時投注大量的資金在軍事設施上,包括城牆、高塔、部隊與武器的製造。這部份的花費可以說相當驚人,在財務分配中是極難安排的部份:城市需要發展,但通常在還沒有建立貿易體系以獲得金錢收入之前,玩者就可能被迫要花錢在軍事設施上,在之後就可能無力再發展了。

這種情形在愈後面的關卡愈明顯,玩者必須一開始用最快的速度建立基礎設施,然後迅速建立貿易體系賺錢,然後迅速建軍,但往往有些關卡必須在第二步驟就先要建軍,否則無法抵擋敵人的攻擊;就算能夠擋住第一波,如果不儘快加強防禦,並且搶時間賺錢,往後的敵人會愈來愈強,還是會守不住,就這方面講遊戲可以說並不容易。

雖說聽起來戰爭好像很刺激,但事實上是有點單調的。因為戰爭的目的就是防守自己的城市,而不是攻擊他人的城市,因此玩者能做的事就是建立堅強無比的城牆與高塔,能建立的軍隊只有步兵、騎兵與鏢槍兵,也只能拿來防守用,戰爭的方式也就是調整一下橫隊或是縱隊隊形就衝了,比起《凱撒大帝2》的專屬作戰畫面與眾多的兵種真是差的很遠,不過這可能代表著三代遊戲製作者希望大家多種田而少打仗吧。



展現羅馬人的生活型態

撇開這些繁複的參數設定,《凱撒大帝3》其實是一款蠻能表現古羅馬時代生活形態的遊戲,尤其是從建築物的種類更可以看出羅馬人平常都在幹啥。比方說娛樂設施有最平常的戲院、圓形劇院、大競技場,這些都與我們之前得到的經驗相同;羅馬人愛洗澡也是眾所皆知的,不過您知道嗎?這其實是跟個人衛生有相當大的關係,遊戲中如果不建公共澡堂,出問題的反而是居民的健康呢。遊戲的說明檔案中還有一個背景資料,是針對遊戲中提到的各種建築或是羅馬人生活作息做的說明,可以說是認識羅馬相當好的教材,如今又全部翻譯成中文,所以大家在玩樂之餘,也不要錯過這個很好的機會教育喔!

一直沒提到美術部份,不過,只要看一看本文附的圖,您應該就可以瞭解《凱撒大帝3》有多漂亮,在此不用贅言。音效部份還算表現稱職,音樂就可圈可點頗能符合當時的時空背景,聽久了也不會膩。

總的來講,《凱撒大帝3》是一款設計相當精細的遊戲,它不但忠實呈現當時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更造就了一套無懈可擊的經濟體系,雖然要藉著這套體系達到關卡的預設目標確實有點難,關卡的相似程度也太高了些,戰爭部份過於單調也減低了遊戲的刺激程度,但筆者仍願意給予五支搖桿的評價,做為對這款整體表現極佳的遊戲一些掌聲。

總評:5
畫面:5
音效:4.5
操作:4.5
挑戰性:5
娛樂性:4
(原載於95期電腦玩家,1999/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tonio 的頭像
    Antonio

    遊戲學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