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款仍然是回合制的戰術遊戲,雖然它有個鏡頭看來很像是TPS。試玩台的解說員很詳細地指導著在戰場上要怎麼移動、掩蔽與攻擊,與當年的系列遊戲比 起來,《XCOM:未知敵人》在戰場上的戰術訊息比起前要多很多,例如會框出一次移動的最大範圍、每一個可以尋求掩蔽的地點可以有多少保護隊員的效果、對戰的勝率等等,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過往的許多不確定因素。
台灣微軟上週五在台北信義的ATT舉辦了一場「一期一會-Xbox 360尬你來奏會」玩家活動,好幾款hardcore遊戲與Kinect遊戲的製作人來台,為玩家介紹遊戲最新的進度,為這些即將在未來一、兩個月內上市的遊戲造勢,玩家除了可在會後抽電視、抽遊戲外,還有近20個試玩台開放現場玩家親自上場,算是近來相當熱鬧的活動。
熱熱鬧鬧旁不起眼的角落
在會場展出了許多近期內即將上市的遊戲,在有限的時間內,其實很難逐一瞭解或試玩到這些遊戲的最新狀態,不過從浮光掠影式的走動之後,還是可以發現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地方。《生死格鬥5》(Dead or Alive 5)的事業線.....嗯,《鐵拳Tag Tournament 2》原田先生您誇讚人家的遊戲用意為何呢(笑);《舞動全身3》(Dance Central 3)讓兩位同時下場的朋友們有自行設計舞步並嗆聲對方的機會,很能促進彼此感情,舞台上兩位外國專業舞者的展示也為遊戲增豔不少;《神鬼寓言:魔幻旅程》(Fable: The Journey)用Kinect讓玩家用自己的雙手推拉揉捏各種法術,來攻擊站在眼前的怪物;國際名牌Nike也下海做了一款《Nike+ Kinect健身教練》,而《極限競速:地平線》從艱難的擬真環境慢慢步入兼具娛樂的觀感......
由於這次參加活動的玩家爆多,估計近400人,玩家帶了多少「眷屬」來就不易計算了,因此最後開放試玩階段,像《最後一戰4》(Halo 4)、《惡靈古堡6》(Resident Evil 6)等試玩機台前早就塞滿了人,筆者環顧四週,發現有一個試玩機台孤伶伶似地被遺忘在某個角落,走近一看,遊戲名稱叫《XCOM:未知敵人》(XCOM: Emeny Unknown)。喔,就是那款打著20年前《幽浮:啟示錄》初代名號的FPS嘛。不過當遊戲的畫面切換到下一個時,頓時胸口好像有一股什麼東西湧上來了一樣......
只要一個畫面,跌進記憶的漩渦
當代機器人科技遠不如人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可以以觸類旁通的方式,將眼前所見與很久以前的某段經驗,透過外表不同但性質類似的元素加以歸納,並認為那是一種「一脈相傳」。筆者看到的畫面,是一座建築物的剖面圖,就像是一般橫向捲軸遊戲有上下樓層分別那種感覺。那幢建築有三層,區分為好幾個房間,房間的功能一時還分不清楚,但看得出來各有不同。
只是這樣,就足夠聯想起當年玩《幽浮:啟示錄》的種種。以前是一層樓的平面基地,有實驗室、製造工房、停機坪、儲藏室、隊員的宿舍區等等,實驗室是專門研究隊員外出作戰勝利拖回來的外星人屍體及飛碟用的,製造工房是根據實驗室的成果製造各種武器、防具、交通工具用的,剩下那幾種空間沒有實質的功能,主要是撐起一個基地的基本模樣,等待外星人因為玩家玩不好打進基地時的戰場用的(都是先從停機坪進來的)。
隊員日常生活區
戰情室
實驗室的主管是個正妹(?)
這張算是基地全圖,感覺上是地上四層地下三層的建築,左下方兩個黃黃的應該是蒸汽噴口
從上圖再對照這張興建基地設施的圖,就可以瞭解地下樓層是玩家可以增建的部份,現在看得到名字的空間與上一張的位置相同。換句話說,每一個基地的地面建築都是預設的,也不能更改,差別只是不管研究或製造的能力都很小,因為要靠玩家增建?
地熱發電機,所以蒸汽噴口的用途在於...
那年應該是筆者大四快要畢業了吧,之後就去金門當兵了。當年的軍中電腦管制是很嚴的(不知現在還有軍紀存在?)又是在金門,山外大街上的「網咖」,就算你一直投十塊錢下去也沒有這款遊戲可以玩,於是筆者只好請學長貓大爺本著憐憫之此心,把遊戲寄到金門來以解鄉愁,那是用橡皮筋捆了一疊3.5吋磁片,依稀記得片子好像是暗暗的橙色。
因為這款遊戲,一個中校威脅要把筆者送去關禁閉。那時當然是嚇死了,不過現在筆者可能會回說:「報告中校,這是一款絕佳的軍略與戰術遊戲,軍略層面必須要顧好整個軍事計畫,以優異的管理成績爭取世界各國對組織的支持,才有足夠的資源對抗我們的三合一敵人;戰術層面這是班與伍的作戰,如果做好對戰場的分析與擬定戰術,以及人員的訓練與裝備維持,是面對強大敵人威脅的不二法門。這可是在《美國陸軍》(America's Army)前十幾年就已經有的軍事模擬遊戲啊(況且你有自己的寢室,沒有人會發覺啦)。
開戰前任務畫面
四人一隊出動
戰場資訊充份揭露
回到試玩現場。2K的人員說這不是FPS版本的那個遊戲,所以筆者確實是被混雜的訊息搞迷糊了,那款是FPS版本的《XCOM》目前似乎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而眼前的這款仍然是回合制的戰術遊戲,雖然它有個鏡頭看來很像是TPS。試玩台的解說員很詳細地指導著在戰場上要怎麼移動、掩蔽與攻擊,與當年的系列遊戲比起來,《XCOM:未知敵人》在戰場上的戰術訊息比起前要多很多,例如會框出一次移動的最大範圍、每一個可以尋求掩蔽的地點可以有多少保護隊員的效果、對戰的勝率等等,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過往的許多不確定因素。
藍色的線表示這名隊員在一次移動中能行走的範圍
藍色盾牌顏色填滿與否代表該位置的防禦能力
這個圓形範圍指的是投擲類武器的爆炸影響範圍
這個更大的圓形代表隊上拿火箭筒的隊員要攻擊了,他有52%的機率可以打中外星人
輪到狙擊手了,他百分之百可以擊重,35%機會為致命一擊,左邊還可以看到這名隊員的生命值
過去的遊戲中在戰鬥時以移動點數為計算標準,重裝隊員的移動點數少,輕裝隊員點數較高,不過玩家必須自己估算隊員移動、攻擊與回到掩體等等動作所需的點數,有點麻煩也容易出錯。這次遊戲改用一回合兩次指令的方式來做,移動、攻擊、reload等都算一次指令,但要怎麼組合就由玩家依需要決定,比方可以移動到前方掩體加上攻擊做為一個隊員在一回合中做的事,而旁邊已就定位的隊員可以先reload再攻擊,而戰場另一端的隊員可以用兩次移動馬上趕過來支援等。
這個TPS視角感覺挺好的,還可以透過手把選擇遠方的外星人
戰鬥中會有即時運算的動畫,像這幅是因為某隊員移動過於深入敵境,被外星人直接攻擊了
任務結束
這次看到的戰鬥場景是城市郊區類似廢棄物堆積的場所,同樣是45度俯瞰視角,不過物件都變大很多,美術繪圖當然也不是同日而語了,在準備攻擊的時刻,畫面還會切換到類似TPS的界面,而且攻擊完畢人員會自動回到掩體後面,不算是一次移動了。這場戰鬥遇到的是典型的大眼矮小的外星人,還特別做得有些猥瑣,走路爬高時四肢移動都像個怪物,不禁又想起當年也有類似這種郊外民宅的任務,前半部是露天的戰鬥,後半部進入民宅就要一間間搜索,那時的外星人個個挺直腰桿走路,看來很僵硬,但也不如現在這樣看了令人討厭。
這遊戲你聽(玩)過嗎?
試玩時間有限,無法詳細研究遊戲的其他部份,目前已知遊戲的科學實驗分成外星導航科技、武器、防具與交通工具等研究方向;人員招募部份,我們知道隊員仍然會有職業上的差別,已不太記得當年在招募時是否就已經知道他的職業,但《XCOM:未知敵人》在招募時是看不到的,菜鳥在第一次升級後才看得到他是重裝、狙擊、支援等等的職業別,在那之後,每一種職業都有技能上的二選一分歧發展,這部份變化比當年要多,也符合當代的潮流。
任務結束後,玩家可以知道回收了哪些物品,以及因此可以做哪些研究。
身為基地指揮官,要做什麼研究就要找正妹決定,比方,要研究外星材料科技
外星生物學至關重要,但不能研究的原因是,外星人「大體」(讓我們對大體老師致敬)不夠啦
有了實驗結果就可以找工程師製造了,不過圖中的急救包應該不用研究了
《XCOM:未知敵人》將於10/9在PC、PS3與Xbox 360三平台推出。這不是一款會受到主流玩家喜愛或注意的遊戲(其實看看現場的狀況就知道了),現在的玩家中可能只有兩成不到的人曾經聽過這遊戲,更別論玩過了,Xcom恐怕還以為是什麼X.com網站咧,那是幹嘛?X檔案還是色情網站?不是那種熱血的FPS、一堆英文也讓人卻步,但如果你曾經玩過當年的版本,希望你能在許多大遊戲夾殺的情形下,還能對它多看一眼啊。
抓到的外星人
抓到的外星......確定是外星人嗎?胖子才有罪不是嗎?
解剖外星人
隊員名單,這真是一個國際組織啊
隊員會升級成長,也有技能可以選
隊員裝備,有些不能用除了因為還沒有研究出來外,也跟職業限制有關
停機坪上載具列表
這是相當早期的載具
戰情資訊
弟兄們,上!
- Sep 11 Tue 2012 22:49
台灣微軟「一期一會」展出《XCOM:未知敵人》,一款老人才聽過的遊戲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