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麼多的遊戲,其故事背景幾乎都是跟電影有相關,譬如這款遊戲是發生在電影「帝國大反擊與「絕地大反攻」之間,另一款遊戲則是與某個電影的時空背景相當,感覺上倒像是電影的外傳。


暑假前的兩個月,娛樂業者都說它是「五窮六絕」,電影與遊戲都避免在這段時間發行,以免消費能力驚人的莘莘學子還在水深火熱之中,沒空花錢。不過今年的五窮六絕似乎既不窮也不絕,因為超級強檔「星際大戰」電影將要上市(台灣電影上檔的時間在六月),差不多的時間也有許多以「星際大戰」為題材的電腦遊戲也將發行,今年可以說是「星際大戰年」。

說起「星際大戰」,還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科幻系列。1977年喬治盧卡斯一連導了「星際大戰」三部曲電影,正式揭開這個系列的輝煌撈錢史。這些年來,電影就這三部,但週邊產品就不可勝數,從小說、錄影帶、各式模型、玩具、衣物飾品等,據說盧卡斯先生光靠這些小玩意兒就賺了九位數的美元,這次新的電影三部曲製作當中,盧卡斯先生也很在意這些周邊產品的利益,可想而知,這些比電影門票收入賺得多了。

一堆「星際大戰」遊戲

當然在電腦遊戲方面業不寂寞,以「星際大戰」為背景的遊戲也是多不勝數。在盧卡斯先生的事業群中,有一家公司叫"LucasArts",是專門製作電腦遊戲的單位,雖說這家公司曾製作過許多噲炙人口的好遊戲,例如描述小海盜尋寶夢的《猴島小英雄》、集美式笑話與幽默於一身的《瘋狂時代》,或是最近頗具墨西哥風格的《神通鬼大》等,但該公司的招牌作品仍是「星際大戰」家族。

所謂的「星際大戰」家族幾乎涵蓋所有類型的遊戲,最早的一個是93年的《X戰機》,一款模擬遊戲,玩家駕駛著反抗軍的戰鬥機,在太空中與帝國軍交戰;95年的《絕地大反攻》則是一款動作遊戲,玩家可以駕駛戰機,也會出一些地面任務;同年的《死星戰將》則是一款Doom-like射擊遊戲,水準不錯,不過在同類型遊戲中,它只是一個後繼者。

97年的《帝國闇影》還是在駕駛戰機,但是操控沒有那麼難了,而且遊戲的製作技術很好,開著X戰機用鐵索把帝國的那隻笨重像大象的AT-AT機器人絆倒,那種感覺真是有趣;98年策略遊戲也有了星際大戰的影子,那就是《反抗軍》,玩家扮演指揮官的層級,控制好幾個星系,進行資源調度與艦隊行動等,還可命令路克這些電影中的名人做事。


《星戰指揮官》

其實遊戲還不只是上述這些,只是太多而寫不完,而最近也有三款遊戲將要出現了,《星戰指揮官》以此題材成為即時戰爭類的代表、《Episode I: Racer》是賽車類的代表,而《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y》則是動作冒險遊戲。看來盧卡斯真的準備要讓所有的遊戲類型裡都要有「星際大戰」的影子……,嗯,下一個也許是角色扮演吧?

準備好了才出手

這麼多的遊戲,其故事背景幾乎都是跟電影有相關,譬如這款遊戲是發生在電影「帝國大反擊與「絕地大反攻」之間,另一款遊戲則是與某個電影的時空背景相當,感覺上倒像是電影的外傳。於是玩家們總會覺得這些故事好像都很熟悉,當然如黑武士、路克、莉亞公主等著名人物當然更不會少。

這些遊戲的品質其實也都不錯,這主要是與LucasArts的策略有關。就筆者的觀察,星際大戰家族的遊戲,沒有一款是在遊戲市場上當先鋒的(或者說是墊背吧),感覺上就像素還真一樣,永遠都是自己的朋友先上場去死,然後最後才登場;他們要做一款遊戲,必定是先把市場狀況調查的清清楚楚,在其他公司把同類型遊戲做到快爛掉以後,他們才出手,有了前人無數的教訓,自己的作品當然就能歷經嚴厲的考驗。對於喜好「星際大戰」的玩家,可能就因此要天天望穿秋水,但換一個角度來講,辛苦的等待必是甜美的果實,這番等待也是值得。

「星際大戰」可以說是當今娛樂界最為成功的例子,電影創造了口碑、打響了知名度,而遊戲又是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分支。或許愛好電影的人們不見得會喜歡玩遊戲,但如果你喜歡「星際大戰」電影,但是卻從來不知道電腦遊戲的「星際大戰」世界,那不但是落了伍,也是很大的損失喔。(原載於民生報,1999/1/7第16版) 

arrow
arrow

    Anton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